每读公司在十周年之际出版的纪念文集——《十年》必有新的收获。夕阳西下,一抹金黄散落在阳台的木制小沙发上,淡淡的咖啡弥漫在身边的空气中,顺手翻开装祯精美的《十年》,当读到时任朝鲜银丰公司社长董桦先生的文章时,一段妙不可言的对话吸引了我。
文章这样写道:“……在与几位校友一阵寒暄之后,卫东董事长将我让进办公室的里间,开始了正式谈话:
金:今年你们公司的效益怎么样?
董:还行。
金:跟去年比呢?
董:不如去年。
金:去年跟前年比呢?
董:不如前年。
金:你看禾丰公司怎么样?
董:白手起家,干了一年,就在行业内小有名气,不简单,应该说企业发展得非常好了。
金:我们现在只是事业的起点,将来我们要建一百家工厂,分布在全国各地,把公司建成全国非常好的企业(我想:现在不过是租用 两间办公室,企业刚刚度过生存关,说话口气这么大,卫东,你是不是有些吹牛了?)。这就好像爬楼梯,现在你们从楼上在一层一层下楼,我们从楼下一层一层上楼,有一天我们会在大楼中间的某一层见面,握手寒暄后,你们继续下楼,我们继续上楼,最后我们会站在楼顶,而你们已经站在了楼下。未来的结果会不会是这样?……”
看过之后细细品味,颇有些哲学道理,姑且称它为“上楼下楼”论。在一次家宴上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个“上楼下楼”论,为我赢得了赞赏的目光。我们家共有三姊妹,一个姐姐、一个哥哥还有我,那自然就有两个女婿一个儿子,他们年轻气盛,每次喝酒总是不服姨妈家的四个女婿,但每每相遇都会酩酊大醉,铩羽而归。转机出现在母亲七十大寿的宴会上,姨妈家的二姐夫是最能喝白酒的一位,木匠出身的他酒量在一斤以上,因近期检查出患上了糖尿病,医生劝告他要尽量少喝酒,酒量大打折扣,少了一员干将,另外三个姐夫底气已明显不足,这一次我们家的三位男士奋勇出击,得胜回朝。一旁笑看一切的我不紧不慢地说:“姐夫们,这就好比爬楼梯,你们原来站在楼顶,而我们站在楼下,当你们下楼时,我们在上楼,终有一天我们会在这座楼的某一层相遇,握手寒暄后,你们继续下楼,我们继续上楼,当我们走上楼顶时,回头一看,你们已在楼下了。”听了我的话,大家哄堂大笑。这是一个笑话罢了,随着姐夫们年龄的增加,病痛的出现,酒量自然下降,而我们家的三位男士体力充沛,拼劲十足,酒量提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,这一增一减使双方实力发生逆转。
推而广之,这个“上楼下楼”论会在我们社会各个角落中找到现实例子。且不论那些貌似强大的个体或者组织,当缺乏继续发展的动力,不再迈开前进的步伐,即使如日中天,威力无比,每每被那些拥有远大抱负,勤勉自立,自强不息的无名小卒们,超越甚至吞噬。
单说我们每个人,面对工作生活的压力和挑战,经常“上楼下楼”,多数情况我们会处在一座“大楼”的中间地带,是准备“上楼”还是“下楼”呢?决定不同行动自然不一样。如果我们决定“上楼”,我们就会抛开所有的光环,汲取营养,加强锻炼,戴上装备,全力以赴,向楼上走或者跑去,我们可能选择与自己拥有同样愿望的伙伴一路同行,即使遇到荆棘密布也不言放弃,披荆斩棘,同舟共济;即使遇到一帆风顺也决不骄傲,心怀感激,相互激励。当走到楼顶时,也许会遇到掌声与喝彩,我们会开怀畅饮,庆祝胜利,与家人团聚,休整小憩。然后我们集结,为了共同的梦想,选择新的高度,把成绩留在记忆深处 ,亦如以往,充满斗志,轻装前行;当然会有很多人,在我们的同伴中也不乏其人,骄横跋扈,不可一世,贪杯放纵,任时间飞逝,也不愿起身跋涉,他的位置被其他同伴取代,曾经的拥有如过往云烟,他的勤俭为奢华代替,他的刻苦沉寂在睡梦中,已乘坐去往楼底的电梯还不得而知。
当然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千差万别,出发时起点也会大不相同,如果你现在身处不如意的境地,想想这个“上楼下楼”论,请千万不要轻言放弃,因为苦难不代表黑暗,沮丧千万不要绝望。身世显赫,被无数光环笼罩的人,也应该警惕,也许乘坐了下楼的电梯却浑然不觉;那些勇敢乐观面对困境的人,已整装待发,也许有一天他们会在大楼的某一层相遇,握手寒暄后,挥手告别,沿着各自的轨迹前进。